来源: vlinkage

《梦华录》成为大爆顶流、奇幻新颖的《天才基本法》锁定暑期档、重点古装剧《娇藏》即将开机……这些项目背后,分别是导演主导型、编剧主导型、经纪业务主导型影视公司在产量压缩、淘汰机制加速的市场环境下,交出的一份答卷。
各有所长的影视公司如何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内容竞争力?
…………(前略)
编剧公司:创作权回流,从源头占据天然优势
当下,真正优秀的编剧,是整个行业都在争夺的“稀缺资源”。在《梦华录》的背后,除了杨阳导演的有力支撑,编剧张巍同样在该剧中拥有巨大话语权。这一点,从该剧的出品方信息可以看出。三家出品方里,除了企鹅影视,导演杨阳持股的金色传媒之外,另一家远曦影视,其法人代表及最大股东就是编剧张巍,持股高达90%。
此前,编剧张巍已经在《陆贞传奇》《女医明妃传》《独孤天下》等女性视角为主的古偶剧中讲述女性力量多年,且都是独立编剧的作品。而张巍的远曦影视,成立于2016年,是近两年崛起的影视新锐。行业内,这种明星编剧个人或几个人共同创立的工作室、公司,是编剧主导型影视公司最突出的一种。创始人不仅是公司的签约编剧,更是公司的管理者,有明星编剧坐镇,公司业务向影视制作领域的延伸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业务上,从单纯为各大影视公司或平台提供剧本,逐渐开展成“剧本+参投”或“剧本+主投主控”的经营模式。
和张巍合作过《陆贞传奇》《班淑传奇》的于正,最早推动了编剧产业化。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推广编剧品牌的同时也在进行艺人经纪、影视制作等业务,并在2012年成立欢娱影视,转型为影视公司。于正在擅长的民国与古装题材领域特色鲜明,几乎每年都有“编剧+主投主控”的大热作品产出,更有《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这样的全民爆款。成熟的剧本创作、严格的成本控制,都使得欢娱影视在以剧带人的同时,能将更多预算花在刀刃上,并在创作上拥有更高的自主权。
创作主体公司化运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编剧的门槛,也进一步维系了行业规范。此类影视公司在创意、创作能力上具备天然优势,但为了保持创作上的自主权,股权相对集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壮大规模;在项目、人员管理等运营上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部分形成独特风格的公司,还要面对如何权衡观众对于题材、熟面孔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