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关山》:古装题材融合创新类型 展现热血青年成长历程

2023-11-30 15:36:06

来源:新华社
       古装题材是中国影视剧创作的独特品类,融合爱情、武侠、庙堂、江湖等复合元素的古装大剧尤为难能可贵。11月28日,古装大剧《一念关山》上线爱奇艺,为平台优秀原创古装剧序列再添佳作。

《一念关山》不仅为情感描摹增添了新的元素与维度,而且注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叙事相叠加,以古装情境承载现代价值内核,进一步开拓剧集格局,与当代观众深度共情。精良制作、创新表达使得该剧开播站内热度值迅速突破9000,也创下了2023年爱奇艺开播首日热度值最高纪录。剧中的镜头美学、流畅打戏及实景拍摄,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独特视角开拓江湖叙事新维度 极致匠心锻造热血传奇

近年来,类型融合嫁接为视听内容创作打开新局面,《一念关山》在这一路径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尝试,打造古装剧的新面貌、新风格。

以任如意、宁远舟为核心的“关山小队”由梧都前往安国救回梧帝,剧情线索跟随主人公的脚步不断展开、交织,层层推进,任如意与宁远舟的相处点滴也由此渐次铺展,并且在视听效果方面带给观众移步换景的新鲜观感。

《一念关山》用一系列故事与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弧光与情感轨迹,实现叙事模式与思想、情感表达的深度契合。同为顶级间客的惺惺相惜悄然拉进二人的距离,不同阵营的对峙也为他们的关系埋下纠结与隐患。任如意与宁远舟的合作本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然而,对对方的日益了解不断为彼此增添尊重、欣赏与同情,两人情感的发展转变在一次次共同应对危险、克服障碍的过程中逐渐深化,相互帮助扶持让他们产生共渡难关的默契和生死与共的牵挂。两个原本孤独的人并肩作战,成了彼此的光,勾勒出令人艳羡的爱情的模样。

“关山小队”用智慧与勇敢开辟前路,在患难与共中升华爱情的故事已经足够动人,但《一念关山》的追求显然不止于此,而是希望通过多种情感关系的剖析和青年人物群像的塑造,展现热血青年的成长历程和传奇背后的深沉情怀。

“关山小队”中不仅任如意、宁远舟智计超群、武艺高强,于十三、杨盈、元禄、钱昭等人也各怀绝技,在小队中既能独当一面,又能优势互补,每一个人物的鲜明性格与心路历程,构成富有个性与魅力的人物群像。而人物关系的构建则在精彩的爱情描写之外,同时强化手足之情、同袍之谊,宁远舟无数次殚精竭虑,为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少冒险、少牺牲,原本因出身环境造就冷若冰霜个性的任如意也受其影响,为了他人安危挺身而出。日常相处的插科打诨、危急关头的奋力一搏,彰显真挚动人的情感力量。

任如意、宁远舟明知事态复杂,仍坚定带领小队登程,其初心是为了两国百姓少陷战火,同时为出生入死的兄弟正名、为善待自己的恩人洗冤,可见“关山小队”的启程是以崇高目标与良善情感为底色。“为君者当止戈爱民,为民者当安居乐业,这才是人间大道。”宁远舟对杨盈晓以大义,道出的正是热血“关山小队”的共同理想。

此外,《一念关山》的画面构图、质感也与思想主题表达相得益彰。该剧在甘肃敦煌等地实景拍摄,镜头极具视觉冲击力。残阳戈壁、飞沙流云、红衣青衫、刀光剑影,沙漠戈壁的磅礴景观配合飒爽流畅的武打戏份,凸显仗剑天涯、飞渡关山的热血侠气。从个人情感到家国情怀,《一念关山》的格局由此进一步打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赋予古装传奇以厚重感。

以古装情境包裹现代价值内核

一部作品要想真正走进观众心中,必定要在心灵情感、价值理念上与之投契、与之共情。《一念关山》既有古装武侠的传奇与豪情,又深具现实主义寓言的生活质感,抚慰人心,也启迪思考。

《一念关山》的真挚情感与热血侠气融合了爱情、武侠、江湖等不同元素,相当动人,同时对于安梧两国对峙和各国内势力关系盘根错节的背景安排以及六道堂、朱衣卫两个间客组织的设定,则带着几分波云诡谲之感。对复杂叙事的驾驭不仅体现出主创的匠心、对观众审美能力的尊重,更为不同的观剧偏好提供了多种维度的看点。

《一念关山》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处理颇见功力,任如意、宁远舟从势均力敌到相知相惜,对等的情感关系和递进的变化轨迹更易被当代观众接受和认同。宁远舟打断于十三对任如意示好时的一番陈词,则体现出深具现代意识的性别观念与平等意识。同时,《一念关山》对朋友之义、同袍之情的描写也非常动人。任如意、宁远舟、于十三等为救元禄冒险寻找银环蛇的一组剧情环环相扣,既有千钧一发之际的刺激紧张,也有日常相处的轻快温馨,更容易让当代观众产生真实感、代入感。带有轻喜剧风格的日常生活描摹和关键时刻经受住生死考验的真挚情感,引人思考爱情、友谊的真谛,发挥出文艺作品抚慰情感、治愈人心的作用。

从作品深层意蕴来看,《一念关山》担当家国大义的价值取向,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高度契合,传统文化精神时时烛照当下,昂扬奋斗的中国青年也不难在“关山小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关于如何在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域中追逐个人理想、实现自我价值,《一念关山》给出了颇具启发性的艺术实践与思想表达,恰与时代精神同气相求。